銷售咨詢熱線:
17718520076
新聞動態
首頁 > 新聞動態 > 如何正確使用通用量具?

如何正確使用通用量具?

 更新時間:2022-12-19 點擊量:714
  在制造工廠中,日常的生產品質檢驗,我們肯定會接觸到如卡尺、千分尺、高度規、厚薄規(塞尺)、針規等量具,我們把這些量具叫做通用量具。本文以這些簡單的量具展開討論,看看這些量具到底還有什么需要我們重新認識的。
  
  部分從事質量、生產管理或者一線的QC作業員,由于對這些通用量具缺乏基本的技能,導致經常發生誤判的現象。如果一個工程師都對這些基礎量具缺乏應有的認識,那么他制作出來的量具使用作業指導書也是誤人子弟的。
  
  這不是在夸大其詞,由于現在大型高精密、全自動測量設備的普及,習慣的依賴性,使得這些本來是具備工匠精神的手工操作技能被逐漸忽略退化,正因為這樣,我們現在想要再推行十幾年前所流行的“通用量具+檢具+高精密全自動設備”,這樣的復合式檢測模式,那是非常艱難的事情。
  

通用量具的使用

 

  比如一個規格為20+/-0.15的直邊規則產品,我們需要驗證單個尺寸,完全可以在生產現場直接使用數顯卡尺完成測量。但是正因為工匠技能的退化,即使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尺寸,生產現場的人員都會對自己和卡尺沒有半點信心。
  
  他們會一致認為,只有送檢到專業的檢測中心去,讓專業的檢測人員用高精密的全自動投影儀、三坐標檢測才準確,然后就是經過填寫申請單、送檢樣品、樣品登記、收件、檢測作業排配等流程,如果遇上檢測資源緊張,可能還要等上大半天才能出結果。這樣,問題就來了,本來是在生產現場秒秒鐘可以完成的檢測,為什么非要送檢,等上大半天才能出結果。
  
  另外,對于檢測中心,由于也習慣了高大上的全自動檢測設備,本來是簡單的尺寸,寧可排隊,也要用高大上的設備來檢測,這是一種通病,得治。
  
  可見,對這些通用量具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是技能空白的QE、QC、檢測人員還是存在的。這樣的例子,在3~5年前已經發生在某生產品質檢驗現場,測量工程師親眼目睹過某些質量工程師和項目開發工程師使用卡尺的姿勢,那種斜視、不規范的動作,也許是環境造就,也許是非機械專業畢業,也許是其根本沒有重視過。
  
  不管是什么原因,既然自己從事了本職工作,就應該掌握崗位應盡的崗位技能。測量攻城獅多么希望這只是個案,可惜時至今日,已成常態。當然,我們不是鄙視這些不規范的行為,而是為這樣的質量未來感到擔憂。
  
  假如有一天,停電停氣了,高大上的設備無法運轉了,剛好客戶急著要簡單的數據結論,如果是這樣不規范的團隊,估計會不假思索就繳械投降了,訂單就是這樣人間蒸發的。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